中國一直有世界工廠的稱號,國內各種產品都有廠家,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。這些廠商不滿足于國內市場,慢慢把目光投向全球,這使得中國的外貿發展非常迅速,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外貿市場。這導致了現在外貿競爭越來越大越來越難做。如何從現有的方式開發出適合自己的外貿之路?
目前較大較好的平臺不外乎速賣通,阿里國際站,亞馬遜等,這些平臺通過收取套餐費的方式幫助企業推廣,從而使企業獲得詢盤。盡管這種方式可以得到一些相對穩定的詢盤,但能夠成交的卻很少,而且需要投入的資金也不是一般企業所能承受的。也許投入數萬的促銷費用最終只能成交幾單。因此,自建站已成為中小微型企業的最佳選擇之一。
運營:選擇自建站,需要有深厚的技術,否則會出現各種漏洞和bug。網站建設非常復雜,除了網站基礎設施,還需要設計制作頁面,涉及各方面的技術和操作細節。還需要網站推廣、SEO優化、數據分析等。這些都是非常繁瑣但又重要的,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。其中任何一步出現問題,網站就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。
而平臺不需要太多的運營,在平臺上開店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,只需要注冊,提供相應的信息,上產品等等,對新手賣家來說很方便。但問題也很大,就是現在的平臺已經過于飽和,太多的企業和商家在上面落戶,導致生存空間被擠壓,加上平臺政策的收縮,更是讓中小企業無法立足…
流量:自建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,就是剛做的時候流量很低,搜索排名也很靠后,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,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。缺少流量可以從各大平臺加大推廣力度,平時多發帖或動態,必要時可以花錢做一些推廣,慢慢積累的話后期流量足夠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推廣,網站本身就自帶流量。
平臺最大的優點是流量大,可以說,基本上所有的需求商都會在該平臺上進行搜索,但能被看到的概率的大小與您投入的資金數量有關,投入的資金越多,產品就越有可能被客戶看到,詢盤也就越多。這個問題是自建站開始時無法實現的。
盡管平臺流量很大,但同樣大的是競爭,平臺上聚集了大量的賣家,產品同質化嚴重,客戶往往會進行價格對比,賣家為了提高銷量,盡量壓低價格,所以平臺上的價格往往很低。更有商家惡意競價,擾亂市場價格,讓很多賣家無利可圖,根本沒有多少利潤。
除此之外要想獲取更多的商品展示機會,你需要投入比同行更多的資金進行推廣,而且這樣的流量很不穩定,屬于一次性流量。在這點上自建站講究長期累積,流量比較穩定,一般站點的粉絲忠誠度還可以,都有一定的意向,是很好的開發對象,如果能夠成功轉化就是很好的資源。

效果:平臺流量大,用戶多,曝光率高。在短時間內通過促銷活動來沖銷量,平臺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只要你的產品選擇、定價和定位沒有太大問題,短期效果就很好。
自建站通常需要長期積累,即使花費大量精力推廣,也很難像平臺一樣達到如此好的短期效果,更多的是依靠平時一點點的用戶積累。但自建站是企業的最終目的地。你可以觀察到,只要企業規模稍大,就會選擇自建站,因為這些企業都在追求長遠發展。
政策影響:近年來,由于國家對電商的管控越來越嚴格,使得平臺對信息管理和貨架產品的控制非常嚴格。稍不注意就可能違反規定,店鋪受到影響,流量下滑,這是非常致命的。
而相對來說,自建站規則限制少,可以自主選擇產品展示,設置一定的板塊讓客戶自己選擇。只要不違反國家政策,網站就不會受到影響,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,客戶可以更好的了解你的產品。而且客戶瀏覽網站的時候,只會看到你的產品避免了同行的競爭,大大提高了轉化率。如果平臺能建好,客戶會有很深的印象,對你的產品會有更高的好感和忠誠度。
資源:事實上,平臺上的用戶都是不可靠的,雖然平臺可以暫時給你帶來大量的客戶,但這些客戶沒什么忠誠度,只是因為你的產品在這段時間內價格比別人低或流量高,一旦失去了價格優勢, 客戶流失就是必然的。
自建站的運營模式和營銷都是自己控制的。瀏覽網站的客戶可以建立后臺系統,檢測客戶趨勢,從而建立數據控制,分析客戶行為,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計劃。這樣,后期營銷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上述就是小編對平臺和自建站的看法和體驗,平臺和自建站各有優劣,要想獲得最大的利益,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是選擇平臺還是自建站,或者雙管齊下,選對方向才能有更好的發展。
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