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銀行Stifel高級分析師Bruce Chan在波羅的海交易所最新的市場更新中表示,延長美國部分港口的開放時間,24小時運營清理美國海運積壓的努力,也許并不足以解決當前的擁堵問題。
盡管多方共同努力試圖緩解海運供應鏈問題,但高額的空運價格預計還將持續攀升。隨著美國港口繼續擁堵,貨主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改用空運,將貨物運往市場。
陳馮富珍表示:“從零售的角度來看,越來越明顯的是,入境方面的供應鏈積壓——尤其是在美國——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。”
“事實上,延誤可能還在加重,而解決港口積壓和瓶頸問題,單純靠增加港口吞吐量或者是延長港口開放運營時間是行不通的。
“碼頭和集裝箱堆場都擠滿了人。由于結構性驅動因素的供應問題,以及延誤導致的從港口提貨的不利因素,運輸能力吃緊。”
陳補充說,同樣吃緊的還有美國內陸的倉庫和存儲設施。
他說:“因此,我們認為,有一部分庫存無法通過海運及時到達,可能會轉換為空運。”
在供應方面,陳馮富珍表示,隨著美國向游客開放,跨大西洋的額外運力可能有助于這條貿易通道,但不太可能緩解跨太平洋的形勢。
與此同時,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,中國的供應鏈和生產隨時面臨關閉,并繼續面臨產能限制。
波羅的海交易所空運指數的最新數據顯示,10月份利率服務從香港到歐洲與9月相比增長了19.9%,至6.68美元/公斤,而從香港到北美——已經在一個高水平,每公斤9.94美元增加了2%。
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盡管多方共同努力試圖緩解海運供應鏈問題,但高額的空運價格預計還將持續攀升。隨著美國港口繼續擁堵,貨主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改用空運,將貨物運往市場。
陳馮富珍表示:“從零售的角度來看,越來越明顯的是,入境方面的供應鏈積壓——尤其是在美國——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。”
“事實上,延誤可能還在加重,而解決港口積壓和瓶頸問題,單純靠增加港口吞吐量或者是延長港口開放運營時間是行不通的。
“碼頭和集裝箱堆場都擠滿了人。由于結構性驅動因素的供應問題,以及延誤導致的從港口提貨的不利因素,運輸能力吃緊。”
陳補充說,同樣吃緊的還有美國內陸的倉庫和存儲設施。
他說:“因此,我們認為,有一部分庫存無法通過海運及時到達,可能會轉換為空運。”
在供應方面,陳馮富珍表示,隨著美國向游客開放,跨大西洋的額外運力可能有助于這條貿易通道,但不太可能緩解跨太平洋的形勢。
與此同時,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,中國的供應鏈和生產隨時面臨關閉,并繼續面臨產能限制。
波羅的海交易所空運指數的最新數據顯示,10月份利率服務從香港到歐洲與9月相比增長了19.9%,至6.68美元/公斤,而從香港到北美——已經在一個高水平,每公斤9.94美元增加了2%。
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